脱发已然成为困扰当代人的“头”等问题。国家卫健委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,中国有超2.5亿人正在饱受着脱发的困扰,而该群体还在不断地年轻化。事实上,造成“头秃”的原因很多,包括遗传、年龄、药物(如化疗)、睡眠时间、精神压力等。而在这些因素中,饮食摄入量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近日,来自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针对超1000名中国男性的调查中发现,含糖饮料(SSB)摄入量与男性脱发(MPHL)之间有着直接联系——与不饮用含糖饮料的相比,每天饮用含糖饮料超过1瓶(每周>3500毫升)的参与者发生脱发的风险比前者显著增加2.36倍。
SSBs是指添加了任何形式糖(如红糖、玉米糖、玉米糖浆、果糖、葡萄糖等)的饮料,也是膳食添加糖的主要来源。常见的SSB包括各种含糖汽水、果汁、能量饮料、奶茶以及含糖咖啡等。在我国,13—29岁的年轻人算得上是SSB消费的主力军(占22.38%),但反过来SSB给年轻人带来了不少健康损害。
为了探究SSB摄入量与MPHL之间的关系,研究者从中国31个省收集到1951名年龄在18—45岁的男性,评估了他们的“头秃”状况以及饮食摄入、生活方式和心理情况等。为统一计算,SSB摄入量被换算为4个等级:大量(>3500毫升/周)、适量(1500—3500毫升/周)、少量(1—1500毫升/周)和永不(0毫升/周)。最终纳入研究的1028名男性中,有426名(42.4%)为正常对照组,另有592名(57.6%)患有MPHL。
与对照组相比,MPHL患者往往更年长,常染头或烫头,多有吸烟和饮酒史,有着更少的体育锻炼和更短的睡眠时间,或有MPHL家族史等。
不仅如此,两组间的饮食差异也很大,MPHL组的参与者更爱吃“垃圾食品”。相比于对照组,MPHL参与者摄入更多的油炸食品、游离糖/蜂蜜、糖果和冰淇淋,同时吃更少的蔬菜。
从饮用SSB的频率来看,在全部人群中有44.6%每天至少消费一次,另有25.1%和18.5%的参与者分别消费4—7次/周和1—3次/周。MPHL组饮用SSB的频率和总量明显更高,MPHL组的SSB摄入量为平均4293毫升/周,远高于正常对照组(2513毫升/周)。同时,在MPHL组中饮用SSB>3500毫升/周(相当于每天>1瓶)的参与者占29.4%,而该比例在对照组中仅为17.2%。反过来说,摄入的SSB越多或频率越高,“头秃”的风险自然越高。
在粗模型中,与从未饮用的相比,每周饮用SSB超过7次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患MPHL,后者的患病率是前者的3.36倍;同样,每周饮用量超过3500毫升的参与者出现“脱发”的风险比从不喝的显著增加2.53倍。即使在调整后的模型中(包括基础信息、饮食习惯),差异依然显著。
研究者还进一步探讨了“哪种含糖饮料是‘罪魁祸首’”。在最基础的模型中,几乎所有类型的SSB均能作为MPHL的风险因素;而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,大多数SSB依然会增加罹患MPHL的风险,尤其要注意含糖果汁、软饮料(可乐、雪碧、芬达等)、能量/运动饮料、加糖的茶饮料等。不过,值得警惕的是,即使是纯果汁或加了人造甜味剂的坚果奶,依然会增加“头秃”的风险。
综上,含糖饮料喝得越多,男性出现脱发的风险也越高。如果每天饮用量超过1瓶(500毫升)时,男性脱发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253%。